脂類基礎油
潤滑油是由基礎油和添加劑調和制成的,基礎油分五類(Ⅰ類/Ⅱ類/Ⅲ類/Ⅳ類/Ⅴ類),數字越大,基礎油的品質越好,通常我們的所說Ⅴ類指得就是脂類基礎油;
脂類基礎油含有羰基氧和醇基氧等多種形態的氧原子,使得脂類基礎油區別于一般礦物油,具有極性;
而三類基礎油以及PAO的基礎油都不含這種基因,才是脂類基礎油最大的優勢;
主動吸附油膜或被動粘附油膜,在部件摩擦副之間形成厚的油膜是在潤滑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含有極性基因的化合物更容易吸附在摩擦界面上形成有效的韌性油膜,而與非極性合成油是通過外加添加劑實現的;非極性合成油主要依靠一定的粘稠度粘附在摩擦界面上,隨著發動機停止工作,在重力作用下逐漸回流脫落,油膜變得脆弱;
脂類基礎油具有極性吸附而產生的油膜,能夠在發動機停機后長時間保持,為發動機提供不間斷的潤滑;
熱安定性能
單純從熱分解溫度來看,雙脂類油一般在280℃左右,醇脂類超過300℃,這跟其分子結構有關,以新戊基多元醇脂化而來的全阻化酯,分解溫度更高;
容易吸附且穩定的油膜
極性結構賦予脂類油特殊的潤滑表現,極易吸附在界面上形成穩定的油膜,即使冷車狀態也不至于完全回流,提供很好的低溫保護,相比較于礦物類潤滑油,酯基的極性就好比壁虎的吸盤一樣吸在摩擦副界面,即使低溫冷車狀態下也不容易脫落;
對添加劑的感受性強
可以很好的與抗氧/抗磨等添加劑相容與協同;
使用性能
礦物類基礎油:分子大小不一,增加摩擦,加大油耗;
合成類基礎油:鈞一的分子,有效減少摩擦,節省燃油;
脂類基礎油:多脂類分子分布緊密,更好的抵抗摩擦,增強發動機性能;
文章來源:首諾潤滑智庫;
更多資訊:www.luyuan999.com;
敬請咨詢:400-860-6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