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油粘度SAE標準
GB/T 14906-2018的主要修訂內容
在與GB/T 14906-1994相比,新修訂的標準增加了粘度等級,對指標項目,實驗方法以及指標設置均進行了修訂,并增加了規范性附錄A;
增加粘度等級
隨著各國對汽車排放和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汽車的燃油經濟性備受關注,在發動機運行過程中,燃料燃燒產生的能量只有40%提供了有效動力,其中25%的能量損失在機械件的摩擦中,降低摩擦損失是提高燃油經濟性的有效途徑;在流體潤滑的情況下,摩擦系數隨著粘度的降低而減小,在保證發動機部件正常潤滑的條件下,降低內燃機粘度可以減少流體動力學的阻力,從而減小能源消耗,實現節能的目的;最新的API柴油機油規格FA-4即以降低機油的高溫高剪切粘度來提高發動機燃油經濟性,內燃機油呈現向低粘度化發展的趨勢,內燃機油粘度分類中也增加了16/12/8低粘度等級;
修訂低溫啟動粘度
將原標準“低溫粘度”修改為“低溫啟動粘度”,實驗條件和指標限值均發生變化,修訂將低溫粘度的測定溫度降低了5℃,不同粘度等級油品的指標限值也不同程度的增加,使發動機低溫啟動變得較為容易;
修訂低溫泵送粘度
SAE J300在1989年設置了低溫泵送粘度指標,1995年對低溫泵送粘度指標進行修訂;將測試溫度降低5℃,指標限值由不大于30000mpa.s修改為不大于60000Pa.s;
GB/T 14906-2018中低溫泵送性指標由“邊界泵送溫度”修改為“邊界泵送粘度”,指標限值與現行SAE標準一致;GB/T 14906-1994中0W/20W/25W采用GB/T 9171測定,5W/10W/15W采用SH/T 0562測定,修改后的標準均采用NB/SH/T 0562測定;
修訂運動粘度
低溫粘度等級的運動粘度指標保持不變,20粘度等級油的100℃運動粘度下限由“不小于5.6mm2/s”修改為“不小于6.9mm2/s”;增加16/12/8三個粘度等級的100℃運動指標限值;
增加高溫高剪切粘度
對于高溫粘度等級,GB/T 14906-2018增加了高溫高剪切粘度指標項目和檢測方法,保證含聚合物的內燃機油在高溫和高剪切條件下可以適應發動機需要;
40粘度等級油使用的發動機種類和要求不同,做出兩種規定,0W-40/5W-40/10W-40等級油的高溫高剪切粘度要求不小于3.5mPa.s,15W-40/20W-40/25W-40和40等級油的要求不小于3.7mPa.s;
增加規范性附錄A
GB/T 14906-2018在與先進標準接軌,滿足國內高檔油品的研發和使用需求的同時,又要與我國內燃機油產品規格相協調,增加了規范性附錄A,將原來的GB/T 14906-1994的粘度分類保留,給出了SE/SF質量等級汽油機油和CC/CD質量等級柴油機油的粘度分類;
我國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對發動機潤滑油提出了更高要求,及時修訂內燃機油粘度分類標準,有利于適應現代發動機及潤滑由技術發展的需要,推動我國發動機機油的開發和升級;
文章來源:首諾潤滑智庫;
更多資訊:www.luyuan999.com;
敬請咨詢:400-860-6632;
- 上一條奔馳原廠機油規格標準
- 下一條機油在發動機里的潤滑部位